農(nóng)事概要
2022-04-30 來源:
立夏至小滿期間,氣候異常,忽冷忽熱,并伴有沙塵天氣,致使給各種保護地栽培的作物帶來了不利影響,一是病害多,越冬茬瓜類、茄果類死秧現(xiàn)象較遍,蔓枯、立枯、青枯病、霜霉、疫病時有發(fā)生;二是生長不正常茄果類果實膨大不均勻、空洞果、畸形果多,瓜類出現(xiàn)秧蔓旺長、尖嘴瓜、彎瓜較多。因此,在管理上要掌握晴天棚內(nèi)24℃就要通風,中午不要超過32℃。夜間氣溫過高留通風口,在通底風時要在棚內(nèi)前邊增設約60-80厘米高的迎風膜,以減緩通風時對作物的影響(要再次固定好壓膜繩,防大風吹毀棚膜)。
使棚內(nèi)晝夜溫差達10-15℃以上,保持早晨最低溫度在12-15℃,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長。對死秧三分之一以上的棚應進行土壤消毒后換茬,采用土壤凈化劑(石灰氮-氰胺化鈣)加秸稈或植物秧蔓,進行深翻25-30厘米,起壟、蓋膜、灌水、密閉大棚,高溫消毒20-25天,可有效防治土傳病蟲(根結(jié)線蟲)害及連作障礙引起的生理病害。⒈種或育苗的作物立夏前后播種半夏黃瓜、豇豆(豆角)、育苗麥茬茄子、冬瓜。⒉病蟲害防治在育苗過程中結(jié)合防治病蟲病,對各種保護設施栽培的多種作物,要注意防治白粉虱、蚜蟲、斑潛蠅,特別是大棚內(nèi)害蟲要在5月上旬集中消滅在棚內(nèi),以減少遷飛到露地,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責任編輯:王笑含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