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色_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欧美色欲美亚洲另类二区_亚洲密柚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

2025年03月14日
第03版:特別報道 PDF版

曾次亮:新中國第一套初中地理教材編著者

曾次亮先生。 人物簡介: 曾次亮(1896—1967),原名紀堂,河南太康人,著名天文歷算學家和教育家。他3歲喪父,家庭困苦,憑借毅力,于1923年畢業(yè)于北京師范大學史地系。后在省立第三師范(信陽)、開封私立北倉女中、吉林毓文中學等多所學校任教。1948年夏,奔赴豫西解放區(qū),任中南局教科書編輯委員會編輯。1949年5月調任中南區(qū)人民政府教育部編輯。1949年9月到北京,先后在華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書編委會、出版總署第一處、古籍出版社、中華書局擔任編輯和編審工作。他編著新中國第一套《初級中學本國地理課本》第一、第二冊,為新中國地理教育奠定堅實基礎;中華書局版《二十四史》中的“天文志”“律歷志”,多經他??闭?;所著《四千年氣朔交食速算法》,為考古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工具。

曾次亮所著《四千年氣朔交食速算法》。

曾次亮所著《初級中學本國地理課本》第一冊。

曾次亮所著《初級中學本國地理課本》第二冊。

□記者 王錦春 付永奇

開欄的話

曾次亮,新中國第一套初中地理教材的編著者。

杜子勁,新中國第一套中學語文教材、《新華字典》的編者。

曾克,著名作家,曾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和開國大典。

王拱璧,中國同盟會早期會員,我國鄉(xiāng)村教育奠基者。

徐玉諾,五四時期著名詩人,中國新詩奠基人。

……

這些巨擘大家,猶如一顆顆巨星,照亮中國文化的天空。他們或是土生土長的周口人,或曾在周口長期工作,他們是周口的驕傲。只是隨著時光的流逝,他們已變得“默默無聞”,不大為今人所熟知。日前,周口籍語文教育家、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(yè)委員會原理事長顧之川先生提議開設《文脈悠長·周口文化人物》欄目,旨在弘揚周口優(yōu)秀文化,打造周口文化高地。

在顧之川先生大力支持下,本報從即日起,開設《文脈悠長·周口文化人物》欄目,聚焦周口大地上涌現出來的文化精英,展現其人生軌跡與輝煌業(yè)績,講述周口故事、傳播周口聲音、宣傳周口文化、堅定文化自信。敬請關注。

在歷史的長河中,總有一些人以卓越的成就和獨特的人生軌跡,為時代留下深刻的印記。曾次亮,這位來自周口太康的天文地理學家、教育家,便是這樣一位值得銘記的周口人物。他的一生,橫跨教育、編輯、學術研究等多個領域,在不同崗位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,對新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(yè)產生深遠影響。

求學之路:在困境中奮進

1896 年,曾次亮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,其祖父、叔祖父和父親都以教私塾為業(yè)。然而,命運對他格外殘酷,3歲時父親去世,7歲時祖父病死。后在叔祖父的接濟下,他開始求學之路,先念私塾,再入小學,后考入省立第四中學(淮陽)。

學生時代的曾次亮展現出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。盡管生活困頓,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。1919 年,他考取國立高等師范學堂(今北京師范大學前身)史地系,這成為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。因沒有路費,在京就讀四年他沒有回過家。

當時,正值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,北京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,匯聚眾多思想先進的學者和教授。曾次亮在這里深受陳獨秀、李大釗、魯迅等人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影響,感受到新思想、新文化的時代氣息,逐漸產生民主革命的思想。他不僅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專業(yè)知識,還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和社會活動,拓寬視野,轉變思維方式。

在大學期間,曾次亮對天文地理產生濃厚興趣。他喜歡游覽北京的名勝古跡。因無錢乘車,他便徒步往返,足跡遍布京城內外勝景。他的同學好友,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、民盟中央主席的楚圖南回憶說:“我們常于月下漫步,時月朗星稀、晴空萬里,我不由浮想聯翩,既沉醉于牛郎織女的美妙神話故事,復感嘆宇宙之浩渺、大自然造物之瑰麗。次亮在一旁,則興致勃勃地觀察天空,指點著這是什么星座、那是什么星系。我愛遐想,傾向于文藝。他重實際,喜歡天文地理。”正是在學生時代打下的堅實基礎,為曾次亮后來在天文地理領域的研究和成就奠定了基石。

1923 年,曾次亮從北京師范大學畢業(yè),帶著滿腔熱情和抱負回到家鄉(xiāng)太康縣任教育局局長,希望能為家鄉(xiāng)的教育事業(yè)貢獻自己的力量。然而,現實給他潑了一盆冷水,他陷入封建守舊勢力的漩渦,最終不得不憤而辭職。他在回憶這段經歷時寫道:“要推動他們(縣里政、學界的守舊勢力)進行有利于人民的文化建設事業(yè),實等于與虎謀皮,要被他們群起而攻之。我任職十來個月內,幾乎無日不在糾紛擾攘、生氣吵架之中度過。其中詳細情況,若經文學家用作描寫二十年代初期一個偏僻縣份教育情況的素材,可得一部十萬字以上的現實主義小說?!?/p>

這段短暫的從政經歷,讓他深刻認識到變革的艱難,但更堅定了他通過教育和學術來改變社會的決心。

教書育人:桃李芬芳滿天下

離開太康縣教育局后,曾次亮開始長達 20 多年的教學生涯。他先后在省立第三師范(信陽)、開封私立北倉女子中學(河南大學附中前身)、吉林毓文中學等近 10 所中學、師范學校任教,盡管多次面臨失業(yè)困境,但他始終堅守在教育一線,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。

曾次亮嗜書如命,不論吃飯、睡覺甚至去廁所,總是手不離書。在生活安定時,他的薪水至少有三分之一花在買書上面;困難時,全家節(jié)衣縮食,也不敢勸阻他少買書。1937年年底回老家避難時,他的書籍裝滿7輛架子車。縣城淪陷時,全家逃到鄉(xiāng)下,書籍遭到搶劫,一度太康縣城內的商店和小販的包裝用紙多出自曾家書籍。

曾次亮學習非常專注。有一天夜里,他正在看書,一只老鼠從他的書桌上爬過把燈撞倒,燈油流了出來。當時學校發(fā)給每位師生一盞小香油燈,燈油由學校供給。他把燈扶起來,油也不擦,繼續(xù)看書。油流到書本下面,他把書挪一下位置繼續(xù)看。

曾次亮備課一絲不茍。他參考大量資料,精心編寫講義,并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反饋,年年對講義進行修改或重寫。他的教學方法獨特,授課生動,深受學生喜愛。

在地理教學中,他穿插融入名勝古跡、歷史故事及詩詞歌賦等,讓枯燥的地名變得生動有趣。例如,在講黃河時,他引用唐詩 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”,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,感受到黃河奔騰澎湃的氣勢,對黃河的源流留下深刻的記憶。

他教課時不大看講義,而是邊講邊寫板書。板書條理清晰,邏輯嚴謹,學生只要稍微用心記錄,就能得到一篇系統的學習綱要。

曾次亮的學生對他充滿敬愛和感激之情。畢業(yè)于開封私立北倉女中的董云霞回憶說:“我們都喜歡曾先生的課。他教地理,總是一面講一面在黑板上畫地圖。講完了,一幅精美的地圖就展現在了黑板上。” 淮陽師范 1940 級學生鞏守志曾經 “偷試過” 他:“不論你在中國地圖上找一個怎樣偏僻或不著名的縣去問他,他都能說出這個縣的四鄰、物產、風俗、人情,令人口服心服。他是全校最受尊敬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。”

革命征程:追求光明與進步

曾次亮生活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,作為一名知識分子,他追求進步,向往光明,始終關注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。

1927年初,時任中共開封市委書記的江夢霞和共產黨員汪厚之、高擎宇、祝佩俠先后到北倉女中找到他,介紹他參加尚處于地下的國民黨。6月,北伐軍進駐開封,他參加國民黨的公開活動。7月,汪精衛(wèi)發(fā)動反革命政變,國共合作破裂,國民黨開始清黨,江、高、汪被迫離開開封。這次事件讓曾次亮深刻認識到國民黨的反動本質,也讓他對中國革命的前途產生了深深的憂慮。

1930年冬,國民黨要求黨員重新登記,曾次亮斷然不予理睬。等到放寒假時,他接到國民黨河南省黨部通知:“這次舉行黨員重新登記,獨曾次亮、霍榘庭二人抗不履行,目無黨紀,著即開除黨籍,并另行通知省內各機關、公私學校,不得任用此等害群之馬。” 看完通知,他反而感到一陣快意,因為他終于擺脫了國民黨的束縛,可以更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。

因為這個事件,曾次亮不得不北上,到母校北京師范大學謀職。后經同班好友介紹,他遠赴吉林毓文中學任教。

在吉林毓文中學任教時,他參加該校學生組織的抗議日寇制造萬寶山慘案的游行宣傳,積極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。“九·一八” 事變后,曾次亮所在的焦作私立福中中學學生舉行罷課,進行抗日救國宣傳,他因支持學生而被解聘。此后,他又輾轉于南陽省立五中、信陽省立女子師范、開封省立女子中學等校任教,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,支持學生的革命活動,曾資助學生參加共產黨領導的北伐軍。

1940年9月27日,德、意、日在柏林簽訂同盟條約,企圖擴大侵略戰(zhàn)爭,瓜分世界。曾次亮給新生上的第一課,就根據世界各國形勢,精辟地分析三國同盟的未來,最后總結說:“德、意、日三國不亡,把我的眼睛剜了!”令學生終生難忘。

在淮陽師范任教期間,曾次亮因女兒曾克、曾蘭都在延安,被張姓校長污為“奸黨之父”,并受到種種刁難和迫害。但他并沒有屈服,在早會上向全體學生揭發(fā)校長貪污學生津貼的行為,展現了正義和勇敢。

1948 年夏,開封第二次解放,曾次亮在地下黨員幫助下,攜四女兒曾恬(紉蘭),與妻子武翠蓮(武育英)歷盡艱險,到達豫西解放區(qū),受到中原軍區(qū)劉伯承、鄧小平、陳毅等人的歡迎。為此,《人民日報》1948 年11 月16 日以《河南老教育家曾次亮抵豫西》為題,報道了他攜眷逃離蔣管區(qū)、投奔解放區(qū)的消息。

編輯生涯:為文化教育事業(yè)奠基

1949 年,新中國成立后,教育事業(yè)面臨著巨大的發(fā)展機遇和挑戰(zhàn)。曾次亮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參與到中小學地理教科書的編寫工作中。

這套《初級中學本國地理課本》的編寫過程充滿艱辛。著名文學家、教育家葉圣陶在日記中曾多次提到曾次亮,也承認地理課本 “殊難編”。如 1950年3月7日:“下午,看云彬所作語文注釋??丛瘟了鞅緡乩砀??!? 月 17 日:“午后二時,座談地理教本稿。到中學教師十余人,外有師大黃國璋,清華王成祖,人民大學孫敬之等。稿系曾次亮所編之初中地理。曾君無組織能力,地理亦殊難編。”5 月 19 日:“上午與第一處少數人會談,商如何進行地理教本之修改。決由曾君自為增補必要之材料,蠖生(即葉蠖生,葉圣陶女婿,時任中央出版總署編審局局長)則為之刪其繁余,余則重讀一過,潤色其文字。”12 月 14 日:“夜間,看曉先、曾次亮二人之稿?!?951 年 1 月 8 日:“在署看曾次亮所撰初中本國地理第二冊之下半冊?!?從這些日記中可以看出,中小學教科書編寫之不易,曾次亮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。

曾次亮編寫的這套地理課本,內容豐富,涵蓋中國的自然地理、人文地理、經濟地理等多個方面,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圖片,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。他還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教材中,培養(yǎng)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。

這套地理課本在全國中小學校使用 10 多年,惠及無數青年學子,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系統的地理知識,也為培養(yǎng)他們的地理思維和綜合素質奠定了基礎。

從1954 年開始,曾次亮先后任古籍出版社編輯、中華書局編審。在中華書局,他將自己的學術興趣與本職工作結合起來,逐漸轉向曾一度中斷的天文歷法研究。他的主要工作是整理??薄抖氖贰分械摹疤煳闹尽薄奥蓺v志”。

《二十四史》是中國古代史學的重要典籍,其中的“天文志”“律歷志”記錄了中國古代天文學和歷法的發(fā)展歷程。然而,由于這些志書年代久遠,文字晦澀難懂,幾千年來抄刻過程中造成的訛誤又多,給研究者帶來了極大困難。曾次亮深知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,他以嚴謹的治學態(tài)度和扎實的專業(yè)知識,對每一個細節(jié)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證。

他對“天文志”中日食、月食記事有疑問的,都根據他創(chuàng)制的速算法加以推算,然后寫出詳細的校記?!妒酚洝贰稘h書》《后漢書》出得比較早,其中兩志的校點工作是曾次亮親手做的,《晉書》《宋書》《魏書》兩志的校點,在曾次亮指導下由他的助手寫出??庇洸莞?,再由他仔細修正,定出初稿。

1958年,曾次亮在中華書局加入中國共產黨,實現夙愿。

學術成就:閃耀在天文地理領域的光芒

曾次亮一生興趣廣泛,在天文、地理、歷史、文學、音韻學、訓詁學、紅學等多個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,尤其在天文歷法和《紅樓夢》研究方面,有獨特的見解和深厚的造詣。

他的重要著作《四千年氣朔交食速算法》,是其學術成就的集中體現。20世紀30年代,受國民黨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董作賓(中國甲骨學家,河南南陽人)的啟發(fā),曾次亮立志創(chuàng)制一種速算方法,讓那些即使不精通天文學和高等數學的考古、歷史工作者,也能推算氣朔日月食。當時正處于抗日戰(zhàn)爭的艱苦環(huán)境中,他在資料匱乏、生活動蕩的情況下,鍥而不舍地作了初步嘗試,于1941年草創(chuàng)出速算法的雛形。新中國成立后,他來到北京,獲得更多參考資料,算表內容不斷改進并最終定稿。

《四千年氣朔交食速算法》融會現代歷法與古代歷法,將復雜的高等數學計算簡化為若干表格,應用時只需按步驟查表,作一般算術運算,即可得到在上下四千年間氣朔交食的基本準確結果,其時間精確度平均相差不大于十分鐘,食分相差不超過半分鐘。接觸過這部著作的專家都認為這是一項具有獨創(chuàng)性的重要發(fā)明?!拔母铩?前,中華書局已準備出版并排版大部分,1980年后,經曾次亮助手趙琪、兒子曾一平仔細校閱,最終重新交付中華書局出版。

此外,曾次亮還著有年代學工具書《殷周秦漢歷譜》。書中將古今中外學者研究殷周疑年的結果并列,以資比較;春秋以前的朔閏利用他的速算法推算的標準歷,可供考古參證;春秋以后的朔閏則根據史志,參照前人研究成果排比而成。該書是陳垣教授著《二十史朔閏表》的姐妹篇。

曾次亮對《紅樓夢》的研究同樣造詣深厚。1954 年,紅學專家俞平伯先生在《光明日報》發(fā)表《曹雪芹的卒年》一文,以脂硯齋批語證明曹雪芹卒于乾隆壬午除夕。曾次亮則于同年4月26日在《光明日報》發(fā)表《曹雪芹卒年問題的商討》一文,對俞先生的觀點提出質疑。他憑借在訓詁學和天文歷法學等方面的豐富知識,根據對 “坰” 字的釋義和曹雪芹的朋友敦誠的《挽曹雪芹》、敦敏的《小詩代簡寄曹雪芹》,提出曹雪芹卒于乾隆癸未除夕的新見解。

這場關于曹雪芹卒年的討論斷斷續(xù)續(xù)一直延續(xù)至 1963 年,吸引眾多著名紅學家參與,如周汝昌、吳恩裕、吳世昌、王佩璋、陳毓羆、周紹良、吳小如等,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紅學研究的一次重要討論。1963 年,曾次亮又寫《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新證(提綱)》一文,根據張宜泉《傷芹溪居士》一詩多方考證,提出新證據。后又寫《曹雪芹卒年問題論辯的經過》一文,勾勒這場論辯的經過。

曾次亮對《紅樓夢》的熟悉程度令人驚嘆,只要提及書中一個細節(jié),他就能立刻說出其在第幾回,甚至能全部背誦《紅樓夢》120回的題目。1962年,文化部長沈雁冰(茅盾)以及何其芳所寫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紀念文章的未定稿,均寄給他,請他提意見。1963年,他看到報刊上發(fā)表的《紅樓夢》討論文章有偏頗,便給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寫信提出自己的看法。茅盾為此在北京絨線胡同四川飯店主持召開座談會,邀請俞平伯、吳世昌、周汝昌等紅學家,專門討論他的意見。

除了天文歷法和《紅樓夢》研究,曾次亮在文字學、音韻學、訓詁學、詞學、音律及圍棋等領域也有所涉獵。1936 年他自費刊印《漢語拼音新方案》《曾氏速記術》《十三月新歷法》(被稱為“三小發(fā)明”),還編有《詞選》。在歷史研究方面,他對史料和考據研究較為深入,還鉆研過中國古樂譜和音樂史,留下了許多手稿。

深遠影響:精神與學術的豐碑

曾次亮為教育、文化和學術事業(yè)不懈奮斗一生。他的成就和精神,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,至今仍被許多教育工作者所借鑒和學習,成為教育界的寶貴財富。他對 《二十四史》 及相關志書的精心校勘,為后人研究中國古代天文學和歷法提供了準確可靠的資料,推動了相關學術領域的發(fā)展。

曾次亮的子女也深受他的影響,紛紛走上革命和學術道路。大女兒曾克是成就卓著的革命作家,1942 年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,在文學創(chuàng)作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;兒子曾一平為太原科技大學教授,在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方面頗有建樹;四女兒曾恬著有小說集,晚年發(fā)明的“平安盒” 獲得國家專利,其丈夫是著名文藝理論家、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童慶炳。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傳承著父親的精神,為社會的發(fā)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。

隨著時光的流逝,曾次亮,這個名字已經被許多人淡忘。偶爾有人還提起:“記得以前中華書局有位編輯名叫曾次亮,一生精研歷法,熟稔到明清哪天下雨哪天下雪都了若指掌,日后研究《紅樓夢》判斷出曹雪芹生卒日,就是從氣候角度斷定的,有若神明??扇绱四苋?,儼然大師,就是沒幾個人知道,有個別人聽說他,還端賴他有個著名女婿——國內大學中文系文學理論統編教材的作者童慶炳?!?/p>

曾次亮先生的大名的確被湮沒了,可他開創(chuàng)性的學術成果已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座豐碑。他的治學精神仍在鼓勵后人前行攀登。

讓我們從更多檔案中尋找曾老先生的身影吧!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位周口杰出文化人物的故事吧?、?

(該文寫作中,周口籍語文教育家、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(yè)委員會原理事長顧之川先生給予大力幫助?!髡咦ⅲ?/p>

2025-03-14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269137.html 1 曾次亮:新中國第一套初中地理教材編著者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