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伯駒伉儷墨寶北京展出
□記者 徐啟峰
本報訊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、中國國家畫院、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(lián)合會及周口師范學院聯(lián)合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項目“文脈守望:書法作品巡展”北京站,4月7日至4月13日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西院展區(qū)舉辦。此次展覽旨在通過書法藝術展現(xiàn)文化大家張伯駒的傳奇人生與卓越貢獻,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激發(fā)公眾的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懷。
張伯駒先生是項城人,集詩詞、書畫、鑒藏、戲曲成就于一身,被譽為“中國近現(xiàn)代文化史上的藝術巨擘”。他出身名門卻淡泊名利,以赤子之心在亂世中散盡家財,搶救《游春圖》《平復帖》等國寶。新中國成立后,他慷慨捐贈118件珍品予國家,其愛國精神與高尚品格為后世敬仰。藝術上,張伯駒以“梅蘭竹菊”寄寓文人風骨,晚年獨創(chuàng)“鳥羽體”書法,筆法飄逸自然,被畫家劉海粟贊為“春蠶吐絲,筆筆中鋒”。他與夫人潘素共同創(chuàng)作的作品,融合青綠山水與詩詞題跋,成為中華傳統(tǒng)藝術的典范。
作為張伯駒的家鄉(xiāng)高校,周口師范學院始終致力于挖掘與傳播其文化精神。2020年成立張伯駒研究中心,2022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《張伯駒全集》編纂,2023年與2024年先后舉辦“張伯駒詩詞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”及“張伯駒藝術思想學術研討會”,社會反響熱烈。此次巡展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,將于2025年4月至11月覆蓋北京、上海、西安等9個城市,通過書法作品、信札、影像等多元展品,全景展現(xiàn)張伯駒的藝術成就與家國情懷。
本次北京站展覽將呈現(xiàn)張伯駒與潘素的代表性書畫作品,包括《振興中華》《墨竹圖》《湖山初雪》等珍品,以及手稿、傳記等珍貴史料。展覽特邀蘇士澍、孫曉云、張繼等當代書法名家,以精湛技藝重新詮釋張伯駒詩詞,將傳統(tǒng)書法與現(xiàn)代審美結合。觀眾不僅能領略“鳥羽體”的率性自然,還能通過名家筆觸感受“化私為公”的愛國精神。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在展覽前言中寫道:“愿先生如蘭之芳、如梅之潔的精神,永遠浸潤這片他深愛的土地,光耀神州,啟迪來者?!?